然後仔仔細細貼在了牆上醒目的位置。
我哥看到也有點皺眉頭:「有必要做到這個份兒上嗎?」
嫂子手裡忙活著,白了他一眼:「你想讓兒子和你一樣沒出息?」
我哥不說話了。
馬上就到教師節,嫂子正給老師琢磨禮物,愁得焦頭爛額。
可那天小侄子一回家就嚷嚷:「老師說了,教師節不收禮,誰也不準送。」
嫂子因為教師節這個事兒已經發愁好多天了,聽到這麼說頓時松了一口氣。
可要說真的什麼都不送,她又不放心。
「要不給老師送一束花吧,上學的時候當著其他老師家長的面,老師肯定喜歡。」
所以教師節當天,她帶著小侄子,捧著一束花一起出現在幼兒園門口。
感謝的話說了一籮筐,老師也是笑容滿面,客客氣氣地說那都是她應該做的。
可巧胡毅乾從旁邊車上下來,老師忙過去招呼。
胡毅乾媽媽從駕駛位上下來,隨手扯過一個手袋。
「這裡是幾件備用的衣服,孩子吃飯不小心,麻煩老師給換換。」
老師笑得歡快,親親熱熱領過孩子,順手接過了那隻經典 LV 手袋。
一切都心照不宣。
Advertisement
因為兩隻手都佔著,那束花就被塞到小侄子手裡。
小小的人兒捧著大大的花束,狼狽又幹巴巴地跟著老師往裡走。
與被老師半摟著的孩子形成鮮明對比。
我嫂子其實見過胡毅乾媽媽,想上去打個招呼,可人家連一個眼神都沒給她。
我上班的路上看到這一幕,不知道當時嫂子心裡是何感想。
後來我也是聽她的抱怨才知道,那天幼兒園發生了多少烏龍。
有網購寫錯了地址的,有孩子錯拿了媽媽護膚品讓老師先幫忙收著的,有早接孩子的、晚接孩子的。
反正那一天老師忙得不亦樂乎。
隻有監控裡小侄子孤零零的身影,守著他的花束坐在角落,沒人搭理。
後來還因為一個小朋友花粉過敏,不停地打噴嚏。
老師才想起小侄子,讓他把那束花扔到離教室最遠的垃圾桶裡。
嫂子不明白,也很不服氣,不敢在大群裡說話就私聊了一下胡毅乾媽媽。
嫂子:【不是說不收教師節禮物嗎?怎麼大家還都送了?】
胡毅乾媽媽:【誰送禮了?沒有啊!】
嫂子:【你不是送給老師一個 LV?】
胡毅乾媽媽:【你可不要亂說,我那就是裝衣服的一個破袋子,都準備扔了的東西還算什麼送禮?】
5
九月還沒過完,小侄子就被孤立了。
他猶猶豫豫地和嫂子商量:「媽媽我想轉回原來的幼兒園。」
嫂子登時眼睛瞪得老大:「為什麼?我花這麼多錢,讓你玩兒呢?」
「根本沒人跟我玩,他們都不喜歡我。」小侄子委委屈屈小聲嘀咕,眼睛裡都噙著淚。
嫂子也是有些動容,言語有些緩和了下來。
「媽知道你現在也不容易,可你現在闖過這一關,以後就可以少闖很多關。你總不想長大以後也像爸爸媽媽這樣庸庸碌碌一事無成吧!
「你放心,你不是一個人,你身後有爸爸媽媽陪著你。媽媽今天晚上就想辦法,一定要讓我們家軒快速融入集體。」
她抓耳撓腮鬱悶了半宿,終於在凌晨一點起來和面,五點又開始剁餡蒸包子。
等到小侄子上學的時間剛好出鍋。
「媽媽蒸了你最愛的包子,你拿去和小朋友們分享,正好能趕上早飯。」
小侄子不樂意:「人家帶的都是進口糖果巧克力,你讓我帶包子?」
「你們這些小朋友啊家裡條件都不差,什麼好東西沒見過沒吃過?倒是這些接地氣的家常飯菜才是最稀奇的。而且這是媽媽親手做的,還熱乎著,不比那些工業糖強百倍?
「你聽媽的,就拿這個去。交朋友靠的是心不是錢,你心意到了自然有人願意和你做朋友。媽媽看好你,加油啊,千萬別讓這一個月八千塊錢白花了。」
在嫂子殷殷期盼的目光中,小侄子猶猶豫豫,一步三回頭地抱著一飯盒熱騰騰的大包子走進了幼兒園。
那一天我都心情超好,不光是因為工作上拿下了一個大單,更是想早點回家看看我嫂子的好戲。
給貴族幼兒園的小朋友分享大包子,也虧她能想得出來。
可一到家簡直驚掉我的下巴。
嫂子喜笑顏開在廚房忙得熱火朝天,就連我媽和我哥都被拉去幫忙。
看到我回來,她有點掩飾不住獲勝者的得意。
「我做的包子大家吃了都說好,剛放學我就收到好幾條私信問我能不能再幫他們做幾個,還要給我錢呢!你看就一鍋包子,這關系不就拉近了嗎?
「洛然,當初你還死活勸我不能送家軒去普林斯頓幼兒園,你看現在打臉不?幸虧我沒聽你的。」
我恍然大悟,原來如此啊!
我以為小侄子會因為拿包子去幼兒園被小朋友們奚落,沒想到口味為王,他們竟然紛紛被嫂子的手藝折服。
一次沒吃夠就還想吃,這才有了其他家長私信嫂子做包子的後續。
可是我呆呆蠢蠢的嫂子啊,正常的學生家長之間,非親非故、非朋非友的,誰會提這樣無理的要求?
既然提了她又一口答應,那些家長可都是人精,前因後果一聯系,誰會想不明白怎麼回事兒?
小侄子這下怕是真要讓她推坑裡去了。
6
哥嫂帶著我媽一直從五點忙到九點,不要說吃飯,連水都顧不上喝一口。
包子蒸出來一鍋,嫂子就叫跑腿兒的給送一趟。
一直送出去七八趟,打了七八個電話,每一個電話都要帶著殷切笑意說一句:
「包子剛出鍋的,趁熱吃最好吃。不用不用,幾個包子隨手的事兒,有啥謝不謝的,倆孩子是同學,他們能玩兒到一起就夠了。」
如此這般,為了迅速拉近關系,短短一個月時間,嫂子給家長們做了三四回包子。
幾乎幼兒園裡每一位孩子的家裡都出現過嫂子做的包子。
甚至有家長開玩笑:「如果家軒媽媽開一家包子鋪,我一定天天光顧。」
為了表示感謝,她也收到過其他家長送的各式各樣的禮品,小侄子在幼兒園裡也漸漸融入了進去。
再沒有說過轉學的話,人也顯而易見地開心起來。
這更讓她堅定地認為自己的付出是有意義的。
可開心了不過十來天,就又蔫了。
嫂子整個人如臨大敵,小心翼翼問他:「今天沒有小朋友和你一起玩嗎?」
小侄子明顯不開心,悶悶地回答:「有。」
「是誰啊?」
「差不多都玩了。」
嫂子如釋重負,捂著胸口大松一口氣,連連感嘆自己的辛苦付出沒有白費,自己兒子終於還是和富二代少爺小姐們搭上了關系。
可想了想還是忍不住追問:「那誰和你關系最好啊?」
嫂子的問題一個接著一個,一雙眼睛熱切地盯著面前的孩子。
「我們要篩選出一兩個關系最好的,重點發展。」
我默默吃著飯,作壁上觀。
小侄子鼓著腮幫子皺眉頭,似乎這個答案讓他難以選擇。
「也沒有誰最好,大家都差不多。」
「那就是說我兒子和大家都是朋友了?」
嫂子開心得幾乎要跳起來,也不管自己的胳膊肘差點懟到我的腦門上。
我不耐煩地推開她:「都差不多好就是都不好,都是朋友就是沒朋友。連這點人情世故都不懂,還不如幼兒園的小孩子。」
「你胡說什麼!」
嫂子明顯聽不得我這樣的大實話,暴怒之下摔了筷子,又一臉悲愴地看著我。
「洛然啊洛然,你最近怎麼突然變了個人一樣,你以前明明最心疼家軒的。」
我心中暗笑。
我心疼別人,別人不一定心疼我。
那這個心疼不要也罷。
「可是媽媽……」
小侄子嘴裡塞著飯,有一搭沒一搭地咀嚼,終於嗫嚅出聲。
「我不喜歡和他們玩,他們似乎也並不是真心要和我玩。
「他們玩搶椅子,總是讓我一個人搬椅子。
「玩接傳球,給我的球永遠會掉在地上,最後輸掉比賽還要怪我,被罰的也總是我,明明我一早就伸著手等著。
「還有兩個同學結隊玩拍手遊戲,我就總是被剩下的那一個……」
7
在這個家裡,我媽通常都充當一個隱形人。
她不需要思想,不需要地位,不需要語言,如果可以,她甚至不需要吃飯。
但有一項不同,她不允許別人欺負她的寶貝孫子。
一丁點兒都不行。
正如此時,口口聲聲說著「我不餓,你們先吃」的老太太腳底生風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到小侄子面前,一把抱住他心肝兒肉一般:
「誰欺負我們家軒,奶奶第一個就不幹,老婆子我能豁出命去!」
嫂子趕忙攔住:「這兒沒您的事兒,您可別瞎摻和。」
「我怎麼是瞎摻和?」
「您忘了我讓家軒上這個幼兒園是為了啥?」
「可是……」
「別可是了。」一直沉默不語的我哥終於不耐煩,粗暴打斷不讓我媽再說下去。
「您快吃飯吧,孩子的事兒不用您插手。」
我媽茫然無措,一雙眼睛逡巡半天,最終對焦在了我的身上。
「洛然你看……」
我剛好吃完最後一口飯,拿著碗筷站起身。
「我什麼也看不見,家軒是我哥嫂的孩子,他們才是法定監護人,所以家軒的事兒你管不著,我更管不著。」
所以接下來哥嫂一起對小侄子展開了人生第一次三觀洗禮,我媽在一旁看著隻是心疼,卻也不敢再多說一句。
嫂子教育侄子要勤勞。
「做遊戲搬搬椅子而已,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,別的小朋友不願意搬那就你搬好了。記住為人處世吃虧是福,不要計較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。
「還有傳球遊戲,那也不一定就是別的小朋友故意的對吧,還是那句話,不要太計較輸贏得失,咱們要注重做遊戲的過程,不要太在意結果,畢竟你已經成功和小朋友們打成一片了對嗎?
「至於拍手遊戲,那就更沒關系了。你自己落單了沒人和你結組,那你就去找老師啊。等到下次你主動和別人結組,我就不信全班除了你還有十四個小朋友,會連一個願意和你結組的人都沒有?」
嫂子長篇大論,說得頭頭是道,很顯然侄子的小腦瓜已經被繞了進去。
小小年紀的他不知道怎麼用語言反駁,但切身的體驗不會有錯。
他感覺到了不適,所以拒絕:「可我還是不願意和他們在一起,我感覺不舒服。」
苦口婆心付諸東流,眼看著我嫂子快要控制不住情緒,我哥忙拍拍她示意自己有話要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