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是好算盤。
我想了想,適時再給她找點麻煩了。
12
於是,李貴人懷孕八個月即將臨盆的消息,再瞞不住,徹底曝了出來。
那一日,孫貴妃砸了許多東西,她神情瘋癲地痛斥滿地宮人,喝問他們怎麼回事,竟能讓李貴人生生瞞住八個月。
「一群飯桶!」
趙茉兒我也沒讓她闲著,她不是喜歡被人追捧嗎?
那就被人捧著好了。
Advertisement
南方才子遍地,但從南地趕來京都變窮的可不少。
洛悅薇找人牽頭辦了一個集賢會,每月初一十五遍邀城中才子聚會,又邀請眾多貴女投花選詩,將好的詩作結成集子刊印,幫助那些學子揚名。
集賢會才辦了一期,就在京城名聲大噪。
才子們需要一個揚名結交的機會,貴女們則希望多出門看看,彼此拉拉交情。
集賢會幾次給趙茉兒上了拜帖,趙茉兒都視若無睹。
但集賢會揚名之後,她快速接手集賢會,搖身一變成了慧眼識珠的東道主。
而她在集賢會上,遇見了落魄的白衣才子,勇猛卻寒酸的少年俠士,以及滿懷報國心卻報國無門的名人之後。
她忙得嘞,憐惜這個,憐惜那個。
顧不上後宮的爾虞我詐。
沒多久,李貴人因為誤食東西早產了。
我正好進宮拜見父皇,聞言便與父皇一起去後宮,在外面焦心地等著。
孫貴妃匆匆趕來。
四目一對,彼此都極好的掩蓋住恨意,又不約而同的將目光移開,看向屋子裡面。
李貴人生產的慘叫聲傳來。
等了不知多久,一聲嘹亮的嬰兒哭聲劃破長空,穩婆驚喜地出來賀喜。
「恭喜陛下新添龍子。」
父皇高興至極,正打算升李貴人的位份,便又聽到另一個穩婆慌張的聲音:
「血崩,快請太醫!快!」
無數人進進出出,太醫神色凝重。
李貴人終究沒能扛過去,她臨S前求見父皇一面。
孫貴妃也要跟進去,卻被我攔住。
她怒目呵斥,「給本宮讓開!」
我平靜地看著她,毫不掩飾目光中的鄙夷,「貴妃要與一個瀕S之人爭寵嗎?你此時進去,可是善妒!」
孫貴妃深吸一口氣,壓抑住滿腔怒火,焦急地走來走去。
沒多久,父皇神色灰敗地出來,滿屋跪了一地。
李貴人薨了。
父皇抱著那個孩子,放在自己宮中親自喂養。
孫貴妃很焦慮,因為父皇雖未對她下禁足令,卻讓她在自己的寢宮裡不得外出。
然後,父皇便著手徹查皇宮。
當孫貴妃知道父皇捉走了御膳房幾名大廚後,她便癱坐在椅子上如沒了骨頭,好不容易緩過勁來,便渾身顫抖著讓人速速去叫趙茉兒和大皇子過來。
13
那一日,父皇步履匆匆地闖入孫貴妃的宮中,提劍要S了這個毒婦。
因為,李貴人臨S前告訴父皇,她之所以能瞞住自己八個月的孕肚,是因為她常常飢不果腹。
「滿宮嫔妃的食物中都放了寒涼之物,吃了便很難有孕,即便有孕也會滑胎,生下S胎,臣妾不忍陛下痛失骨肉,隻能與宮女分吃食物,常常飢餓難耐,隻能喝水填腹,我陛下,臣妾能做的已經做完了,隻求您看在這孩子一出生就S了娘親的份上,將他平平安安養大。」
李貴人滿臉淚痕,臨終所求隻為孩兒,慈母之心天地可鑑。
父皇被震撼住。
他不敢相信李貴人說的,可事實的確如此。
他痛心疾首的質問孫貴妃,到底為何如此?
「這些年朕給你的難道不夠嗎?除了皇後之位,你要什麼,朕給什麼?朕敬你出身名門,讓你主持後宮,你便是如此戕害妃嫔,害S朕的孩子?」
孫貴妃原本還想辯駁幾句,可看到父皇丟下的累累證據,她便知道說什麼都無用了。
她嘲諷一笑,旋即目光諷刺的盯著父皇,悽聲道:
「您給臣妾那麼多有什麼用?臣妾要的您永遠也不可能給臣妾。臣妾出身孫家,可孫家是什麼好地方嗎?
「臣妾的母親隻是一個侍妾,每日裡被主母磋磨,身上沒有一塊好肉。
「臣妾自剛懂事,便伺候在嫡姐身邊,端茶倒水,布菜守夜,比丫鬟尚且不如。
「好不容易熬到長大,臣妾便發下宏願,此生絕不為妾,可轉頭就被送給您當姬妾。
「臣妾好不容易熬到您奪得天下,當了皇帝,以為可以報深仇大恨。
「可臣妾回到孫家,才知道主母已S,她竟然S了?哈哈哈哈哈!臣妾尚未報仇,那賤婢竟然S了!!!
「您知道臣妾當時心裡的難受嗎?臣妾不甘啊!可最讓臣妾不甘心的是您。
「臣妾陪了您整整十六年!您敬我,愛我,可唯獨不肯給臣妾皇後之位。
「臣妾為您掉過一個兒子啊!若臣妾的兒子沒S,如今也該十六歲了。
「可他如今恐怕早已投胎轉世,臣妾做夢都在想,若他在該多好,若他在,您是不是就會封臣妾為皇後。
「可您從不曾給臣妾這個念想,明明沈梅君已經S了,她S了!您為什麼還要惦記她?
「您愛的到底是臣妾,還是一個S人,您說啊!說啊!」
她嘶吼出聲,完全沒了平日溫良。
父皇胸口劇烈起伏,他一腳蹬在孫貴妃的胸口上,恨聲道:「你給朕住口!!」
「你隻看得到你的艱難,你有沒有看到過朕的艱難?旁人的艱難?
「梅君是朕的發妻,朕發過誓,此生隻有她是朕的正妻。
「她是秀才之女,明明才華橫溢,卻嫁給朕這個屠夫,從不嫌棄朕一身臭味。
「可你呢?你初次見朕,便悄悄屏住呼吸,你以為朕不知道?
「你們孫家如今也在背地裡悄悄叫朕屠夫,你以為朕真的一無所知?
「封你為後,你配嗎?你身後的孫家配嗎?
「朕問你,是不是你派人追S梅君?是不是你?」
孫貴妃心情激蕩之下,脫口而出。
「是臣妾,難道她不該S嗎?她是臣妾封後路上的絆腳石,臣妾S她理所應當!」
父皇憤怒至極,提劍亂揮。
「理所應當?你知不知道她生性淡泊,隻要你不S她,她恐怕根本就不會來京城找朕。
「隻要她不S,時日久了,朕自然就淡了,未必就不會封你為後。
「可你S了她,朕隻要想起她因朕而S,朕這輩子就不會封你為後。
「是你自己親手斷了自己的封後之路。你怪不了任何人,要怪就怪你自己貪得無厭。」
父皇嫌惡地離開了這令人窒息的地方,他走得又急又快。
故而沒有聽到孫貴妃回神後的辯解。
「陛下,臣妾初次見您,是因為害怕才屏住呼吸,不是嫌棄,臣妾隻是一個卑賤的庶女,為什麼要嫌棄您?陛下?」
她聲音悽厲,撲到門口,卻被人拖了進去。
孫貴妃的宮門被封鎖了。
匆匆趕來的趙茉兒和大皇子隻見到了怒氣衝衝出來的父皇。
兩人張口就要求情,卻被父皇一個眼神制住。
「朕今日隻是禁足你們母妃,但若你們多言一個字,朕便S了她!」
趙茉兒和大皇子SS憋住嘴裡的話,噗通跪在地上,一個字也沒有多言。
14
孫貴妃和父皇徹底反目。
孫貴妃被廢去封號,打入冷宮。
趙茉兒一夕之間,成了冷宮廢妃的女兒,她懊惱地砸了一地瓷器,目光卻看向我的公主府。
她猜對了!
這是本宮的手筆。
但沒獎勵。
是夜,我與洛悅薇坐在房頂觀星。
洛悅薇痛快地喝了一口酒,笑道:「經此一役,孫貴妃已不是對手,剩下的便是蟄伏起來,積蓄力量,靜待時機了。」
我將酒水灑在地上,「敬李貴人一杯。」
李貴人是個可憐人,可可憐之人亦有可恨之處。
我第一次見她時,她正被孫貴妃懲罰。
那時,我便看出來,她懷有身孕。
可她懷孕的日子卻與父皇臨幸的日子對不上。
我稍稍一詐,便詐出來她與侍衛私通。
她求我放過她的江郎,自己甘願赴S。
而我隻是目光憐憫地告訴她一個噩耗:她的江郎早在與她私通的第二個月,就申請調走,如今已遠離京城八百裡,很方便跑路。
「你的命本宮沒興趣,將孩子打了吧,若你聰明點兒,還能栽贓給孫貴妃。」我淡淡道。
可李貴人並沒有打掉孩子,反而想方設法地保住這個孩子。
我不知她為何如此,她懷的隻是負心人的孩子而已。
後來大概確認我對她的懷誰的孩子的確毫無興趣,她才告訴我。
「對殿下來說,那是假的,可對我來說,那已是一生中難得一次的真心,比起陛下,我還是更願意懷他的孩子,你就當我傻吧,作為感謝,我會送公主一份大禮。」
她的肚子明面上是八個月,實際上已九個月了,迫切需要一個理由早產。
故而,我幫了她一把,將她懷孕的事情捅了出去。
孫貴妃加重了給她飲食中的寒涼之物,她吃了下去。
隻是,沒想到會血崩……
生孩子當真是搏命啊!
父皇升了李貴人的位份,封她為良妃,因為她一生溫良,遭人陷害,卻隻能忍受,實在可憐。
我聞此封號,心中一言難盡。
他可能眼睛有問題吧!
他以為母後愛他,實則母後恨他;以為孫貴妃賢德,孫貴妃害了他滿宮嫔妃;以為良妃溫良,孩子不是他的……
也不知道孫美人以後會不會給他整個大的,我拭目以待。
良妃下葬後,父皇面臨一個很嚴峻的問題,沒有合適的人選照顧新生的三皇子。
而我在這個時候又病了,太醫幾次三番的來我的公主府,說我憂思深重,讓我開懷一些。
可我實在笑不出來。
父皇被兒女這些問題折磨得很是煩躁,問身邊人。
「她有什麼不開心的?她已經是公主,要什麼有什麼,她還有什麼不滿意?」
大太監陪笑道:「公主或許是為了裴翰林的事情煩心。」
父皇這才知道他的女兒名聲如此糟汙,竟然被編排的如此不堪。
他氣怒至極,憤憤然罵裴亦安,不過是一個陪侍在他身邊的詩詞弄臣,竟然敢如此欺辱公主,簡直是自尋S路。
他將裴亦安翰林待詔的散職都去了,讓他速速離京,終身不得踏入京城半步。
15
大太監來公主府傳旨,說父皇讓我寬心。
我輕聲謝過,隻是依舊鬱鬱寡歡。
「請公公轉告父皇,裴亦安瞧不起我,是他該S,可他有一句話說的沒錯,我沒有弟弟,又曾與孫貴妃為敵,今日有父皇庇佑尚能苟且偷生,可將來呢?懇請父皇將來允我隨他而去,如若不然,請父皇讓我落發出家吧。」
大太監驚恐的回去復旨。
父皇氣急,怒罵我不孝父親,不友愛弟妹。
我便知道,他其實已經做出了抉擇,他選了大皇子。
其實,我想過的,隻是還是會有一點點傷心,可能這就是血緣的力量吧。
洛悅薇靜靜握住我的手,平靜道:「七情六欲之中,人總喜歡樂,厭悲傷,其實對我來說,恰好相反,讓我傷心的,一定是不合適我,或者是需要我翻越的,隻有走過這道傷心的坎,才能內心真正強大,陛下做出了抉擇,那麼殿下你呢,做出抉擇了嗎?」
是啊!
父皇不救我。
可我要自救。
我當即上書請求父皇將三皇子記在母後名下,認他為中宮嫡子。
父皇看著折子,將折子狠狠砸在我的臉上,喝問我:「你到底想幹什麼?朝廷之事你也想插手不成?」
我品味著那疼痛,輕聲道:「兒臣隻想有個依靠,父皇也想牽制孫家,兒臣是來幫您的。」
我想,父皇是厭惡孫家的。
當年孫家是士族豪門之首,與其他士族盤根錯節,誰都要給他三份薄面。
可這種士族確實非常狹隘的,他們隻管自己S活,隻管自己家族的興旺,不管天下如何,百姓S活。
父皇當初與孫家聯姻,是想借助孫家的名望,打開局面。
可他怎麼也想不到孫家居然如同押寶一般,左押一個,右押一個,這種朝三暮四的行徑,是在挑釁他的自尊。
我不信父皇能忘了這種恥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