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當家男人,不是長子嫡孫,甚至不是媳婦,而是一個出了名廢物的女兒。
不等明家人微妙完,更重磅的事情來了。第二封聖旨是給明華章的,但並不是明家眾人所期待的升官加爵,而是輕描淡寫地讓明華章改姓李,擇日搬離鎮國公府,暫到城陽公主舊宅居住。
明華章從宮裡回來後就和鎮國公通了氣,所以鎮國公聽到這個消息並不意外,但明家其他人都炸了鍋。不等她們想明白發生了什麼,又聽到宮裡傳來消息,說女皇將李華章封為雍王,命人重啟章懷太子李賢入主東宮前的故居,等修繕好後,改做雍王府。
一個外姓人,就算立了再大的功,也不可能被封王。而且雍州是長安所在地,地處京畿要害,既富且貴,無論政治意義還是象徵意義都十分重大,女皇將這塊封地賜給明華章,讓他改姓,還將章懷太子的舊王府賜給他,雖然什麼都沒說,但言外之意已經非常明白。
明華章其實不是鎮國公的兒子,而是章懷太子之子,女皇的親孫子。至於章懷太子的兒子為什麼會養在鎮國公府,聖旨裡沒說,長安也沒人沒眼力勁地跑去問,這件事就成了皇室心照不宣的秘密。
而鎮國公府裡就不太平靜了。明老夫人這些年最大的指望就是明華章,結果最出息的孫子不是自家血脈,那長房的雙胎到底是真是假?如果是真的,另一個孩子呢?
事到如今,鎮國公也不裝了,將當年的事情和盤託出。明老夫人聽到換孩子始末之後,差點氣病。
孫子是別人家的,王瑜蘭隻生下兩個女兒,其中一個養在鄉下就不說了,竟然還不願意回家。
這叫什麼事?關系著全族存亡的大事,明老夫人竟然被瞞了足足十七年!
明老夫人的憤怒自不必說,而二房、三房經過短暫的震驚後,心思就活動開了。
這不,今日一大早,二房、三房齊聚延壽堂,熱鬧極了。等明華裳進屋後,屋裡的笑聲靜了靜,隨即各家女眷握著帕子,款款問好。
“二妹妹。”
“二娘。”
明華裳按照輩分一一給嬸母、堂姐妹們請安,走到明妤身邊坐下。明老夫人掃了明華裳一眼,忍不住皺眉。
明老夫人道:“今日要出門,你怎麼穿得這麼素?”
明華裳早有準備,說:“今日要去給招財供長明燈,我怕穿的太花哨,佛祖覺得我心不誠。”
Advertisement
明老夫人、二夫人都信佛,這話成功把她們的嘴堵住了。明老夫人瞥了眼明華裳,依然覺得一個丫鬟死就死了,主子給丫鬟穿素,像什麼樣子。但前有明華章放話,現有女皇賞賜,明老夫人再說什麼顯得挑事,隻能強行忽略,眼不見心不煩。
當然,現在該叫那位為雍王殿下了。
二夫人繼續之前的話題,娓娓道:“母親,春華院收拾的差不多了,隻是倉促間找不到好木頭,您看是用次等的梨花木先湊活一下,還是用庫房裡那套紅木家具?”
二夫人說出這番話後,明華裳立刻感到很多視線悄悄瞄向她。明華裳微笑著,理所應當道:“當然要給雨霽姐姐用最好的。如果庫房裡的不夠,可以從我院裡搬幾件,反正我也不急用,先緊著春華院。”
三夫人搖著團扇,慢悠悠笑道:“二娘還真是良善。那套紅木家具可是專門為你搜集的嫁妝,自你剛出生就準備起來了的,若是拆開了,一時半會可不好攢。”
明華裳同樣笑著道:“若不是出了意外,本來也該替雨霽姐姐攢一份嫁妝的。反正我們是親姐妹,不必像那些小門小戶一樣算計嫁妝,自然緊著急需的人來。三嬸,你說是不是?”
三夫人被噎了一下,明華裳這話仿佛在諷刺她眼界小,然而明華裳的眼神卻澄澈見底,無辜極了,能有什麼壞心思呢?三夫人空有憋屈卻不能發作,隻能扯著嘴角笑了笑,說:“當然是這個理。”
明華裳點到即止,繼續聽長輩們說話,看起來乖巧極了。她心裡暗暗嘆了聲,她得知蘇雨霽才是她的親姐姐時,想的是如何修復家庭關系,如何處理鎮國公和蘇雨霽的隔閡,可惜,府裡其他人,關心的並不是這些。
明華裳表面上在認真聽話,實際上思緒早已回到半月前。
蘇雨霽的事,還得從花朝節說起。
那天明華裳和明華章見過廖鈺山後,一離開暗牢,就趕緊去找蘇雨霽。果然,蘇雨霽沒去找蘇行止,看路線也沒打算回鎮國公府。
易位處之,明華裳能理解蘇雨霽的尷尬。蘇雨霽並不是蘇家人,繼續和蘇行止住很奇怪,但就這樣回鎮國公府,她邁不過心裡的坎。
在蘇雨霽為難時,明華裳和明華章趕來了。
明華裳誠懇地邀請蘇雨霽回家,蘇雨霽不肯。當初是鎮國公將她送走,丟在外面不聞不問十七年,現在她主動上門認親,未免太上趕著。
心結這種事,當事人不願意就是不願意,明華裳也不能強求。這時明華章說:“我有一個折中的法子,在東城另租一套院子,讓蘇雨霽單獨居住。其他事你不必擔心,你想住多就就住多久,以後到底回蘇家還是明家,或者幹脆自己住,都由你說了算。”
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法子,蘇雨霽從小寄居蘇家,雖然蘇嬤嬤對她已經盡力,但是,那種寄人籬下的滋味她這輩子都不會忘記。如果現在回鎮國公府,其實也是寄人籬下。
她寧願住在一個更差的地方,至少不用看別人臉色。
明華章看出蘇雨霽意動,主動說道:“如果你願意,我可以幫你找合適的房子。但是,我不會幫你向鎮國公、蘇行止隱瞞行蹤。我做不到,所以提前向你坦白,如果他們問我你的新住址,我會如實告訴他們。”
蘇雨霽皺眉,有些不高興了:“這是我自己的事,不需要他們插手。”
“這不是插手,而是對身邊人負責。”明華章說,“無論你最終的決定是什麼,都應該讓長輩知道你的行蹤,至少知道有急事時,該去哪裡找你。”
關於這一點明華裳站明華章,也委婉說道:“是啊,你沒消息那幾天,我們都擔心死了,尤其是蘇兄。他們也是怕你遇到危險。”
蘇雨霽難得被人說了一頓後沒惱,算是默認了。明華章帶蘇雨霽去城東看房,明華裳和蘇雨霽都相中了一套兩進院子,明華章沒有異議,當場預付了一年的租金。
蘇雨霽見明華章付賬的時候本能不舒服,明華章發現後,平靜而坦誠地說:“這是我應該補償你的,和你這些年遭受的無妄之災比起來,這些不過是九牛一毛。”
明華裳也笑著道:“是啊,雨霽姐,你別替他省錢。”
蘇雨霽便沉默了。她慢慢打量這個地方,發現這個坊距鎮國公府僅有一條街,這個距離不近也不遠,既可以隨時照應到,又給蘇雨霽留了足夠的空間和尊重。
蘇雨霽最開始很敵視明華章,畢竟如果沒有他,她不會一出生就被親人拋棄。然而,在燈樓上他智勇雙全卻又事事當先,可以說如果沒有他的領導,他們幾人能不能活著出來都不好說。等離開危險後,他又表現出極強的同情心和分寸感,潤物細無聲地解決問題,卻不會帶有任何施恩的意味。
這樣一個人,就算蘇雨霽故意找茬,也找不到讓她可以心安理得討厭的地方。
等回鎮國公府後,明華章先去找鎮國公,他們兩人秘談了什麼事情明華裳不知道,但後面鎮國公去找過蘇雨霽,不出所料,蘇雨霽不肯回來。鎮國公回府後失落了幾天,就讓人修繕春華院。
春華秋實是鎮國公府東西路的主院,默認給嫡長子、嫡長女住。隻不過明華裳為了偷溜方便,住在牆角,明華章陪著她住在旁邊,春華秋實兩個院子就一直闲置著。
鎮國公府讓人收拾春華院,各種擺設流水一樣往裡面搬,頗有壓明華裳一頭的架勢。這幾天不斷有人來明華裳耳邊嚼舌根,都被明華裳不輕不重頂回去了。
她明白父親想補償蘇雨霽,也不覺得父親給失散多年的姐姐更多珠寶首飾,就是不愛明華裳了。可惜,她完全不在乎的事情,卻有人一遍又一遍拿來挑撥。
實在可笑。
明妁仗著年紀小,故作天真懵懂之態,明老夫人被逗得咯咯笑。二夫人掃了眼三房母女,對她們那點心思門清。
二夫人知道自己不算聰明,娘家不高,很多人看不上她小家子氣,但她勝在有自知之明。
二房是庶房,別看老夫人平時對她們母女十分倚重,但一旦涉及切身利益,老夫人絕不會向著她們。二夫人的心態放得很平,她隻想在分家時拿到二房該得的財產,如果能在分府前蹭鎮國公府的牌子,給明妤說一門好親事,那就更好了。
所以她從不貪戀公府爵位,哪怕突然曝出明華章不是鎮國公的兒子,長房沒有承嗣子,二夫人心裡也毫無波瀾。
因為事不關己,二夫人完全抱著觀戲的心態,所以看得格外洞明。明老夫人看起來最看重大房,事事以長房為先,其實她心裡最在乎的是小兒子。瞧瞧把三夫人捧得心比天高,就算長房沒有兒子,很可能需要過繼嗣子,但鎮國公畢竟還沒死,現在就把公府的財產視為私有,覺得明華裳兩個姐妹的嫁妝花著他們家錢了,實在讓人看不上。
有這點算計的功夫,不如想想怎麼討好雍王呢。
三夫人沒討到便宜,隻能陪明老夫人說些無關痛痒的話。沒一會,鎮國公派小廝過來,說:“老夫人,各位娘子們,國公說馬車已經準備好了,可以出發了。”
明老夫人發話道:“那就走吧。”
丫鬟們立刻來攙扶明老夫人,明妤、明妁一左一右跟在明老夫人身邊,慢慢走向門外。明華裳不動聲色落在最後,如意問:“娘子,您落了什麼東西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