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華章上前翻賬冊,明華裳從旁邊拿起幾本,翻了翻,發現賬冊最早隻到天授五年,再往前就是一片空白。李華章也發現這個問題了,問:“怎麼沒有天授四年的?”
封錕搖頭,一臉與我無關:“我也不清楚,王爺王妃也知道,之前我不插手府裡的事,這些賬本是我剛從總管房裡搬來的。”
也是巧了,天授五年的賬本保存得完好無損,但天授四年及以前的卻一本都沒有。李華章放下賬本,神色還是那麼雍容平靜,問:“封大郎介意我把這些帶回府衙嗎?”
封錕面露為難:“這……雍王,這些賬冊可是現下最重要的東西,我剛當家,對外院事務一竅不通,如果沒了賬冊,恐怕一句話都沒人聽了。還望雍王莫要為難在下。”
李華章喜怒不辨:“賬本比命案還重要嗎?你的父親和弟弟剛死了,你不急著替他們報仇,反倒抓著賬本不放?”
封錕啞然,他幹笑了兩聲,道:“在下當然傷心,但人死不能復生,剩下的人還是得生活。封家剛丟了隨侯珠,已經損失了大半家財,我再不仔細合計合計,府裡這些人恐怕就得喝西北風了。”
李華章點頭,看起來十足好脾氣:“封大郎說得在理。那我隻拿走天授五年的賬本,應當不會妨礙你管家了吧?”
封錕一聽天授五年,快十年前的賬了,能有什麼用,他不在意道:“雍王開口,在下無有不從,雍王拿去就是。”
封錕神態坦然,看起來不像裝模作樣,李華章不動聲色收回打量,示意衙役來搬賬本。
明華裳仔細挑撿天授五年的賬冊,李華章在屋內踱步,闲談般說:“封大郎,你對封老太爺和封二郎的死,有什麼看法?”
封錕極力隱藏,但還是流露出一絲不屑:“老太爺不知怎麼被殺了,封铻喝醉了落水,唉,封家最近流年不利,改日我得請高僧過來作作法。”
封錕的父親和弟弟剛死於非命,但聽他的語氣,似乎並沒有多少悲傷,高興倒有些。他都有心情查賬本、關心隨侯珠,看起來也不像在擔驚受怕。
明華裳將賬本挑好,示意衙役抱走,無意般問道:“封家已接連死了兩人,而兇手還沒有找到,封家其他人很可能也有危險。封大郎,你就不害怕嗎?”
封錕聳聳肩:“怕又如何,不怕又如何,日子還不得照樣過。”
李華章挑挑眉,道:“封大郎好膽量,但封家已死了兩人,不能拿人命冒險。不如我留兩個官兵,貼身保護封大郎及家眷的安全,如何?”
封錕一聽就皺眉:“這……府裡還有女眷,官兵跟著不方便,雍王還是留著自己用吧。”
Advertisement
李華章道:“我會讓他們多加注意,白日保護封大郎,夜裡就守在院門外,絕不影響女眷聲譽,封大郎盡管安心。”
封錕還是不肯:“我以後可是封家家主,要是被人看見我被官兵跟著,出入還得徵求他們同意,說出去我還有什麼顏面?封家有護衛,我自會安排家丁巡邏,雍王的好意,在下心領了。”
封錕畢竟是個成年男子,他不願意,李華章也不能硬安排人。李華章道:“既然封大郎另有安排,我也不好強求,望封大郎注意安全,保護好府內女眷。但命案現場依然要封鎖,我會安排好執勤官兵,不會影響封家,封大郎放心。”
封錕巴不得離那些晦氣地方遠些,對此完全無所謂:“雍王請便。”
李華章溫和有禮道:“謝封大郎配合。還有一事想請教封大郎,初三那日送給封老太爺的茶水中,你可曾發現異樣?”
封錕怔了一下,他眼珠轉動,問:“雍王為什麼問這個?”
“例行詢問。”李華章說,“畢竟封二郎死的太巧了,說不定是同一個兇手所為,故意偽裝成意外。兇手如今還逍遙法外,早點抓到他,才能避免下一樁慘案。”
封錕眼珠亂瞟,說道:“我不懂破案,什麼意外啊、殺人啊我都聽不明白。但初三那天,我上樓下樓你們都看在眼裡,茶是現成的,我就把它提上樓,完全不知老太爺是怎麼死的。昨天我更是早早就關門睡覺了,不曉得水榭裡發生了什麼。雍王該不會懷疑我吧?”
李華章笑了笑,說:“封大郎不要緊張,每個人都要問這些話,例行公事而已。”
封錕不知道信沒信,但面上卻松了口氣,說:“在下清清白白,相信雍王定能明察。在下還有許多賬務沒有理清,不能奉陪雍王了。雍王若有什麼需要,隨時差人來尋我。”
明華裳和李華章出來後,明華裳很肯定地對李華章說:“他沒說實話。”
李華章如何不知,他嘆氣道:“但封家已經是他的了,我們就算懷疑,沒有確切證據前,也不能對他做什麼。”
“事情可真巧。”明華裳說,“不喜歡他的封老太爺死了,能幹的弟弟死了,連耕耘外院多年、深知封家底細的管家也突然不見了。才兩天的功夫,封家就完全由封錕一人做主。這樣看,封錕的運氣實在太好了。”
李華章不置可否,他看了眼天色,道:“運氣太好必有妖。這麼晚了,不知道他們找到管家的行蹤沒有?”
明華裳輕輕握住他的手,安慰道:“別急,我們一定可以抓住兇手的。再補充些線索,我應該可以畫像了。”
李華章不語,他並不懷疑明華裳的能力,但他擔心兇手在這段時間裡再動手。然空想也無用,唯有行動才能解決問題,李華章壓住急躁,問:“你還需要什麼?”
“我需要查隨侯珠的上一任擁有者。”明華裳說,“一切都從封老太爺拿出隨侯珠開始,或許,這才是所有問題的根源。”
“好,我陪你去查卷宗。”李華章道,“正好,我也想回府衙,重新做一件事。”
“什麼?”
“驗屍。”
·
李華章和明華裳在封家檢查了一天,等回到刺史府時,天已經全黑了。刺史府的人得知李華章和明華裳回來了,一連串來稟事。李華章先吩咐人將天授五年前的卷宗都找出來,他和明華裳一邊往停屍房走,一邊聽衙役奏事。
“刺史,您要的藥查出來了。您帶回來的香囊、封老太爺死時佩戴的香囊和方子上的藥一致,都是常用的補藥,沒有毒。”
“仵作檢查了封老太爺的衣服、鞋襪,甚至連鞋墊都抽出來了,沒找到毒物。”
“您昨日讓查的名單,小的找遍了商州戶籍,並未找到那幾人。興許他們不是商州人士?”
李華章聽完後,一一回復:“香囊作為證物收好,讓仵作繼續檢查封老太爺中了什麼毒。名單上的人暫時不用查了,去找天授五年前的卷宗吧。”
眾人一一領命而去,到了停屍房後,李華章停在兩架擔架前,問:“這就是封榮和封铻?”
“是。”
李華章戴上手套,仵作見狀忙要代勞,李華章揮手,淡淡說:“你們都去做事吧,我這裡不用人。”
仵作和衙役們看了看李華章和明華裳,面露猶豫,但到底不敢違逆李華章,行禮後就退下了。等屋裡沒有旁人後,李華章道:“我要驗屍,恐怕還要一會,你不如先回屋等?”
“不用,我完善畫像也需要看屍體。”明華裳面對屍體沒有一點異樣,她站在擔架旁邊,問,“你打算先驗誰?”
“封铻。”李華章說,“在封家的時候我怕走漏消息,沒有細看。封铻剛撈起來的時候,我注意到他的指甲縫裡有木屑。後來我找機會看過,和水榭下面木樁的材質一樣。”
“哦?”明華裳忙追問,“你是說,封铻不是失足落水?”
“就算他真的是酒後不小心落水,他都抓到了木樁,怎麼可能會淹死呢?”李華章隔著手套,小心檢查封铻口鼻,說,“但他確實表現出溺死,體徵也表明是生前入水,我懷疑,可能是有人按著他的頭,不讓他浮上來,將他溺死的。”
明華裳點頭,若有所思。李華章換到另外一邊,抬頭看了她一眼,問:“你有懷疑的人嗎?”
明華裳嘆氣:“有,但是還沒法確定。封家的線索不是沒有,而是太多了,反而不好判斷。很多人都沒有和我們說實話,他們出於各自的目的,都在真話裡夾雜了幾句假話。我得剔除其他人的動機,才能畫出做命案的那個人。”
“確定作案的是一個人嗎,會不會是團伙作案?”
“應當是一個人。”明華裳說,“你記不記得我和你說過,我剛進入摘星樓時,覺得封老太爺死亡現場太日常了,我今日進入水榭時,也有一樣的感覺。別的不好說,但這兩個命案一定出於同一人之手。”
李華章點頭,這方面他一向相信明華裳的判斷。李華章繼續驗屍,兩人不再說話,停屍房裡一時隻能聽到放工具的聲音。
明華裳失神盯了會,突然嘆了口氣。李華章已經檢查完封铻的屍體,正在洗手,他聽到明華裳嘆氣,抬眸問:“怎麼了?”
明華裳搖頭:“沒什麼,隻是有幾個細節,怎麼都想不通。”